
《尼爾:自動人形》與《復仇龍騎士》背後的遠見創作者橫尾太郎,近日分享了關於《ICO》對電玩藝術性帶來劃時代影響的深刻見解。最初於2001年在PlayStation 2平台發行的《ICO》,以其優雅的簡約風格與極富表現力的視覺敘事,獲得了經典地位。
橫尾強調《ICO》的核心機制——輕柔牽引角色優爾達的手——如何重塑了當代遊戲設計原則。「倘若《ICO》只是要求玩家拖動一個行李箱大小的物體,整個體驗將會令人煩躁」,橫尾如此評論。他特別指出這種人性化互動如何徹底顛覆了傳統的玩家參與模式。
在那個時代,遊戲設計的成功標準往往取決於當機制簡化為基本幾何形狀時是否仍具吸引力。而《ICO》勇敢地將情感連結與主題深度置於制式玩法創新之上。對橫尾而言,這款遊戲確立了敘事與藝術視野足以成為遊戲機制的基礎元素,而非僅是附加功能。
橫尾將《ICO》稱為「決定性轉捩點」,永久改變了遊戲開發的哲學思維。他盛讚這款遊戲證明了電玩能透過氛圍細節與意義深遠的互動,傳遞深邃的內涵。
除《ICO》外,橫尾亦點名另外兩款塑造產業格局的作品對其創作過程的啟發:Toby Fox的《Undertale》與Playdead的《LIMBO》。他指出這些遊戲拓展了互動媒體的情感與智力潛能,彰顯了遊戲作為深層藝術表達載體的實力。
這些反思為喜愛橫尾太郎獨特敘事手法的玩家提供了珍貴的視角。他的評論同時強化了電玩作為多面向藝術媒介的持續成熟進程,證明其能創造超越傳統娛樂邊界的豐富含義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