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電影宇宙已成為娛樂產業的主導力量,透過一系列相互關聯的電影與電視劇,交織出龐大而連貫的敘事架構。相比之下,漫威電玩遊戲則以完全獨立的個體存在,各自擁有截然不同且互無關聯的故事線。舉例而言,Insomniac推出的《漫威蜘蛛人》系列遊戲與Eidos-Montreal製作的《漫威星際異攻隊》毫無關聯。同樣地,即將推出的作品如《漫威1943:九頭蛇崛起》、《漫威金鋼狼》及《漫威刀鋒戰士》也正以互無敘事連結的方式開發中。
然而,迪士尼內部曾構想建立「漫威遊戲宇宙」,旨在為電玩遊戲複製MCU在影視領域達成的成就。那麼,這項雄心勃勃的計畫為何最終未能實現?



新對決
第1名
第2名
第3名查看您的結果完成對決以獲取個人化結果,或查看社群投票!繼續對決查看結果
在《The Fourth Curtain》播客節目中,曾參與該專案的主持人Alexander Seropian與來賓Alex Irvine討論了已夭折的MGU概念,並揭露其取消的原因。
Seropian廣為人知的身份是《最後一戰》與《天命》開發商Bungie的聯合創始人,其後於2012年離職前曾掌管迪士尼電玩部門。Irvine則長期擔任漫威遊戲編劇,近期更為熱門作品《漫威爭鋒》貢獻世界觀架構、對話與角色背景設定。
回顧早期參與的漫威專案,Irvine憶及遭擱置的MGU計畫。
「当我首次參與漫威遊戲開發時,曾有個願景是建立能 mirror MCU 互連模式的漫威遊戲宇宙,」Irvine表示,「可惜該構想從未實現。」
Seropian隨後澄清,MG實屬他的「心血結晶」,但未能獲得迪士尼高層的資金支持。
「我在迪士尼任職期間,極力主張將這些遊戲相互連結。那時MCU尚未全面起飛,」Seropian解釋,「但該專案未獲資金批准。」
曾在Bungie參與知名《最後一戰》替代實境遊戲《我愛蜜蜂》的Irvine,進一步闡述MGU的運作模式。
「這實在令人沮喪,因為我們已構思出許多精彩的執行方案,」他說道。
「從ARG背景出發,我認為融入替代實境元素會非常出色。我們設想建立核心樞紐,讓不同遊戲的玩家能穿梭於遊戲世界間互動。本可整合漫畫、原創內容與多元媒體,但如Alex所言,因缺乏資金,我們僅能產出獨立遊戲。」
究竟為何MGU未能獲得內部支持?Irvine推測,該概念過度複雜化,最終使迪士尼決策層卻步。
「即便在初期階段,我們已面臨核心難題:MGU該如何與漫畫及電影區隔?如何維持跨平台一致性?我認為這些複雜性讓迪士尼部分人員對此構想望而卻步。」Irvine詳述。
若MGU當年獲得必要資金,發展或許會截然不同。Insomniac的《蜘蛛人》系列可能與Square Enix已終止的《漫威復仇者聯盟》及《漫威星際異攻隊》共存於同一宇宙,實現角色跨界聯動,最終迎來《終局之戰》規格的史詩事件。
展望未來,Insomniac《漫威金鋼狼》仍存懸念:是否與《漫威蜘蛛人》處於同一世界觀?蜘蛛人系列角色會否於金鋼狼作品中客串登場?
終究,漫威遊戲宇宙仍成為被遺棄的電玩概念之一。儘管在某個替代現實中,它或許本可綻放耀眼成就……